|
黃瓜常見疾病和防治方法344
黃瓜在生長過程中主要有黃瓜細菌性角斑病、枯萎病、褐斑病等,現將幾種病的防治方法介紹一下: 一、黃瓜細菌性角斑病
主要危害葉片、葉柄、卷須和果實,有時也侵染莖。子葉發病,初呈水浸狀近圓形凹陷斑,后微帶黃褐色干枯;成株期葉片發病,初為鮮綠色水浸狀斑,漸變淡褐色,病斑受葉脈限制呈多角形,灰褐或黃褐色,濕度大時葉背溢出乳白色渾濁水珠狀菌膿,干后具白痕,后期干燥時病斑中央干枯脫落成孔,潮濕時產生乳白色菌膿,蒸發后形成一層白色粉末狀物質,或留下一層白膜。莖、葉柄、卷須發病,侵染點水浸狀,沿莖溝縱向擴展,呈短條狀,濕度大時也見菌膿,嚴重的縱向開裂呈水浸狀腐爛,變褐干枯,表層殘留白痕。 (二)、發病條件 病菌附著在種子內外,或隨病株殘體在土壤中越冬,成為來年初侵染源,病菌存活期達1-2年。借助雨水、灌溉水或農事操作傳播,通過氣孔或傷口侵入植株。用帶菌種子播種后,種子萌發時即侵染子葉,病菌從傷口侵入的潛育期常較從氣孔侵入的潛育期短,一般2-5天。發病后通過風雨、昆蟲和人的接觸傳播,進行多次重復侵染。病斑大小與濕度有關,夜間飽和濕度持續超過6小時者,病斑大。濕度低于85%,或飽和濕度時間少于3小時,病斑小。晝夜溫差大,結露重,而且時間長時,發病重。 (三)、防治方法 1.黃瓜細菌性角斑病防治,選用耐病品種。從無病瓜上采種。種子處理。瓜種可用70℃恒溫箱干熱滅菌72小時,或用50℃溫水浸種20分鐘,撈出晾干后催芽播種; 2.加強栽培防病、無病土,重病田與非瓜類作物實行2年以上的輪作。生長期及時清除病葉、病瓜,收獲后清除病殘株,深埋或燒毀。 3.選用藥劑,細截50ml+金貝40ml+有機硅5ml兌水15kg,發病前期,以上藥劑可交替使用,每隔7-10天噴一次,連續噴3-4次。
文章分類:
病蟲害防治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