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梨樹栽培技術356
(一)梨樹地勢與坡向選擇 梨樹對地形、地勢、土壤的要求不嚴,不論山地、灘地、砂土地、紅黃壤地、鹽堿地、微酸性土上都能適應。但以土壤疏松較肥沃的砂壤土、砂土、壤土為宜,要求地勢高曠、排水良好、土層深厚、地下水位較低,這樣結果質量好。 山地和丘陵地地形復雜,尤其是山區,氣候和士壤變化大,有垂直分布的特點,栽植梨樹需考慮海拔高度、坡度大小及坡段坡向等。南方可利用山地氣候的垂直差異,選擇適合梨樹生長的地段栽植。 坡向以南坡為好,與北坡相比,陽光充足,氣溫回升快,相對濕度較低,土壤中溫、濕度變化較大,物候期早,可明顯提高果實品質。據觀測南北坡氣溫相差2.5 ℃左右,10 厘米深的土溫相差1.4 ℃-1.9 ℃,80 厘米深處南坡比北坡高4 ℃-5℃。不宜用山岙谷地,因日照少溫度低、濕度大易造成徒長,影響花芽分化,降低產量。低洼谷地,冷空氣沉積,易遭受晚霜襲擊,特別是花期,嚴重影響開花,造成落花落果。地下水位高,土壤粘重的園地易引起流膠病,導致樹勢衰弱。土壤應選擇通透性良好的砂質壤土,土層較厚,含豐富的有機質。 (二)低矮樹形 矮化密植是梨樹栽培發展的方向,因矮化密植能充分利用土地和空間,使果樹早果、豐產穩產、優質,這就要求與之相適應的低矮樹形。國內外大量試驗和實踐證明,紡錘形、單層高位開心形、扇形和圓柱形等是適合密植的低矮樹形,這些樹形有共同的特點:矮化、小形、扁窄、結構簡單。骨干枝級次少、管理容易、有干有軸、無主無側。 一、紡錘形 主干高60 厘米,樹高不過3 米,冠徑2 -2.5 米 ,有一個中心干,上下著生10-15 個大分枝,稱為枝組,枝組的粗度和長勢不超過主干。中心干每20 厘米留一分枝,無明顯層次,向四方均勻分布,自然錯落著生,互不影響,與主干角度70-80 度,適于每公頃栽植990-1665 株的密植園。
文章分類:
種植技術
|